在南北朝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,政权更迭犹如走马灯一般频繁。而北齐,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仅存 28 年的短暂王朝,更是以其荒诞不经的宫廷故事和混乱不堪的政治局面,成为了后世人们口中的奇谈。尤其是在北齐末年,围绕着 “谁才是真正的末代皇帝” 这一问题,上演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,仿佛是命运对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开的一个黑色玩笑。
北周来袭,高纬的荒唐应对时间来到武平七年(576 年),北周武帝宇文邕亲率大军,气势汹汹地向东进发,目标直指北齐。此时的北齐,在后主高纬的统治下,早已是腐朽不堪。高纬生性昏庸,沉溺于酒色之中,对朝政不闻不问。朝堂之上,奸佞之臣横行,卖官鬻爵成风,政治黑暗到了极点。北齐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军队也因缺乏训练和管理,战斗力极其低下。
面对北周大军的进攻,北齐军队毫无招架之力,节节败退。重镇平阳(今山西临汾)很快就被北周攻陷,消息传到都城邺城(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),高纬却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享乐世界里,不以为然。他正陪着宠妃冯小怜在郊外打猎,玩得不亦乐乎。前线告急的文书像雪花般飞来,右丞相高阿那肱却将这些文书随意扔到一边,若无其事地说:“皇上正在兴头上,边境交兵不过是日常小事,何必大惊小怪!” 就这样,晋州的陷落被高纬抛在了脑后,他继续与冯小怜嬉戏玩耍,享受着短暂的欢愉。
展开剩余84%直到傍晚,晋州陷落的消息再也瞒不住了,高纬这才慌了神。他本想立刻返回皇宫,处理战事,可冯小怜却撒娇地要求他再陪自己玩一会儿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高纬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冯小怜的请求,将国家的生死存亡置之度外。堂堂一国之君,在如此危急的时刻,竟然为了博美人一笑,而置江山社稷于不顾,高纬的荒唐可见一斑。
几天后,高纬才如梦初醒,派遣大将安吐根率军收复晋州。安吐根倒是有些谋略,他让部下在城外深挖地道,直通晋州城内。经过一番努力,地道很快就挖好了,城内的地面也因此塌陷了三尺多。眼看胜利在望,北齐士兵们士气大振,准备一举攻入城内。然而,就在这关键时刻,高纬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。他下令暂且停止进攻,原因竟然是冯小怜想进地道去看一看。于是,北齐士兵们只能无奈地等待着冯小怜梳妆打扮。这位宠妃在自己的房间里精心地涂脂抹粉,整整花费了一个时辰,才慢悠悠地来到地道。而这宝贵的时间,却让北周赢得了喘息之机,周武帝宇文邕及时率领 8 万援军赶到,局势瞬间逆转。
高纬的种种荒唐行为,让北齐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。北周大军乘胜追击,一路势如破竹,很快就逼近了北齐的别都晋阳(今山西省太原市)。高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他匆忙带着冯小怜等人逃往晋阳。但此时的北齐军队,早已军心涣散,士气低落,面对北周的强大攻势,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。不久,晋阳也被北周攻陷,高纬如同丧家之犬一般,只能继续逃窜,退回到邺城。
仓促禅位,幼主高恒登场回到邺城的高纬,深知自己已经无力回天,为了推卸亡国的责任,他想出了一个荒唐至极的主意 —— 禅位给太子高恒。此时的高恒,年仅 6 岁,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。但高纬却不管这些,他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个烂摊子扔给儿子,自己则躲在幕后,妄图逃避即将到来的惩罚。
隆化元年(576 年)十二月,高纬正式将皇位禅让给太子高恒。高恒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中,登上了皇位,改元承光。高纬则自封为太上皇帝,继续过着他那醉生梦死的生活。然而,高纬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,他的这一行为并没有改变北齐灭亡的命运,反而让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不堪。
高恒即位后,北齐的局势并没有丝毫好转。北周的军队依旧如潮水般涌来,邺城危在旦夕。此时,黄门侍郎颜之推、中书侍郎薛道衡、侍中陈德信等人劝告太上皇高纬,让他出外募兵,试图做最后的挣扎。如果实在不行,就向南方逃跑,投靠陈国。高纬此时也没了主意,只能听从他们的建议。他让太皇太后胡氏、太上皇后穆邪利先从邺城赶赴济州(今山东济宁市),自己则带着高恒,准备随后前往。
然而,事情并没有按照高纬的计划进行。北周军队的进攻速度太快了,高恒和高纬还没来得及逃离邺城,北周大军就已经兵临城下。慌乱之中,高恒和高纬只能匆忙向东边的济州逃去。一路上,他们风餐露宿,狼狈不堪,昔日的皇家威严早已荡然无存。
二次禅位,糊涂账彻底乱套等高恒和高纬逃到济州后,他们发现这里也并非安全之地,北周的军队随时都有可能追来。高纬此时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,他觉得自己必须再做些什么,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。于是,他又做出了一个更加荒唐的决定 —— 再次禅位。
这一次,高纬打算将皇位禅让给大丞相、任城王高湝(高纬的叔父)。在他看来,高湝手握重兵,或许还有能力挽救北齐的危局。于是,高纬让高恒下诏,宣布禅位于高湝,并在诏书中尊自己为无上皇,高恒为守国天王。同时,他还派侍中斛律孝卿将禅文和玺绂送给高湝。
然而,高纬万万没有想到,他的这个计划又一次落空了。斛律孝卿这个见风使舵的小人,并没有按照高纬的指示,将禅文和玺绂送给高湝。而是直接跑到了已经被北周占领的邺城,把这些象征着皇位的东西献给了北周武帝宇文邕,以此作为自己卖身投靠的资本。
高纬得知这个消息后,气得暴跳如雷,但此时的他也无能为力。而高恒,这个年仅 6 岁的小皇帝,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怎样的混乱之中。他在父亲高纬的带领下,继续向南逃窜,准备前往青州(今山东淄博临淄),然后再投奔陈国。
可是,高纬身边的大将高阿那肱早就已经暗中向北周投降,并且与北周约定好了活捉高纬一行人的计划。高阿那肱为了稳住高纬,一直向他报告说北周大军离青州还远,让他不要着急。高纬信以为真,便带着高恒等人在青州安心停留了下来。然而,当北周大军突然出现在济州时,高阿那肱马上献关投降,高恒和高纬一行人瞬间陷入了绝境。
在逃亡途中,高恒和高纬最终被北周大将尉迟勤活捉。至此,北齐彻底灭亡,这个曾经在北方称霸一时的王朝,就这样在荒唐与混乱中走向了终结。而高恒和高纬,也被押送到了长安(今西安),等待他们的将是悲惨的命运。
身死国灭,闹剧落下帷幕建德七年(578 年),有人向宇文邕诬告高纬等人与宜州刺史穆提婆暗中勾结,意图谋反。宇文邕本来就对北齐的皇室成员心存疑虑,担心他们会再次掀起叛乱,于是便借此机会,将高纬、高恒等几十名北齐宗室尽数处死。高恒去世时,年仅 8 岁,这个可怜的孩子,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,就被卷入了权力的漩涡之中,最终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。
大象末年(580 年),阳休之、陈德信等人启奏大丞相、隋公杨坚,请求收葬高恒等人。得到杨坚批准后,这些被冤杀的北齐宗室子弟,才得以葬埋在长安北原的洪渎川,结束了他们坎坷而又悲惨的一生。
回顾北齐末年这段历史,高纬和高恒父子的荒唐行为,让人不禁感到唏嘘。一个王朝的兴衰,往往取决于统治者的所作所为。高纬的昏庸无道,不仅导致了北齐的灭亡,也让自己和儿子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。而高恒,这个无辜的孩子,也因为生在帝王家,而遭受了本不该承受的苦难。这场关于 “谁是北齐末代皇帝” 的糊涂账,看似是一场闹剧,实则是历史对北齐统治者的无情嘲讽,它时刻提醒着后人,治国理政,切不可重蹈北齐的覆辙。
北齐的这段历史,充满了荒诞与悲哀,它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了人性的丑恶和权力的腐败。如今,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,不仅要感叹历史的沧桑巨变,更要从中吸取教训,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稳定。
发布于:山东省启恒配资-股票怎么加10倍杠杆-专业的网上股票配资-靠谱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